太行山下,姜香浓郁,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山王庄“怀姜”正在拔姜收获;逍遥河畔,菊香阵阵,村民们穿梭在花海中采摘成熟的花朵,“怀菊花”喜获丰收;沁河岸边,机声隆隆,一根根“怀山药”裹着泥土从地里挖出,发往全国各地……
昔日,“瓜瓞蔓长苞,姜芋纷广畦”“山药以河南怀庆者良”“白菊处处有之,以南阳覃地为佳”……它们活在诗句里,更活在祖辈的记忆中。
如今,乡村振兴为怀川大地“造血”,让致富“生根”。更新迭代、历久弥新的“怀姜”“怀菊花”“怀山药”等当地特色农产品,不仅走上了当地人的餐桌,更走出河南走向全国,成为一张张金色的“沁阳名片”。
“怀山药”种植开启“新生活”来到全国首批零污染试点村沁阳市东沁阳村,村口的自然有爱家庭农场内机声隆隆,农场负责人曹红卫正在和工人们一起挖怀山药。
“我们的山药是垆土铁棍怀山药,用自己做的酵素堆肥种植,这10亩山药已经被预定了,这两年我们通过线上销售,把它们卖到全国各地,反响还不错,今年的山药还没开挖已经被订购完了,明年要扩大种植面积了。”曹红卫喜上眉梢向记者介绍道。
曹红卫夫妇多年来一直从事山药种植,年,一次偶然的机会,曹红卫夫妇了解到无农化、酵素种植的好处,便赴杭州学习种植技术。年深秋,准备开展无农化规模种植,正值沁阳市东沁阳村大力倡导垃圾分类,并将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,做成酵素用来改善土壤质量,这一理念与老曹不谋而合,老曹夫妇当即决定来到东沁阳包地亩,开展无农化、酵素堆肥种植。
无农化种植就是不用农药、化肥、除草剂,使用酵素通过多种微生物降解转化回归土地,利用发酵产生的益生菌调节,以菌抑菌使土壤菌群达到平衡的一种种植模式。随着酵素堆肥不断改善土壤质量、病虫害少的优势逐渐显现,所种的怀山药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。
“他家种的怀山药地道,而且是生态种植的,口感很好,香、面、甜,我吃他家山药已经四五年了。”老顾客李先生趁着周末驱车来到农场买山药。
老曹夫妻俩的成功经验带动了全村村民的生活方式转变,现在东沁阳村家家户户都十分注重垃圾分类,把生活垃圾做成环保酵素种地,绿色健康,吃了放心。
“现在我们自己家包地种菜都是用酵素,种出来的菜口感就是好,价格也能卖上来,收入提高了不少。”东沁阳村村民韩自伟高兴地说。
每家都有垃圾分类收集桶,每户都做环保酵素。现在的东沁阳村,空气清新、水质纯净、环境整洁,生机盎然,前来“取经”和购买农产品的人络绎不绝,“变废为宝”“循环经济”成了东沁阳村的靓丽名片。
“我们村有耕地面积多亩,以前种的是小麦、玉米等传统农作物,收益一般。现在利用无农化、酵素堆肥种植模式,形成了特色,种植了山药、西蓝花、豆角等经济作物多亩,由于酵素改良了土壤,种出来的农产品口感好,销售价格也高,年收益增加了30万元。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推广这种新型种植模式,不断扩大特色农产品的种植面积,让纯天然、无农化的特色农产品走上更多百姓的餐桌。”东沁阳村*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王东风说。
辣“怀姜”种植成就“新农人”沁阳市山王庄镇是千年古镇,背靠九峰山,得丹河水的滋润,和太行山前冲积扇形成得天独厚的土壤条件,种植出的“怀姜”,姜酚、姜酶、姜辣素、姜*素等成分含量明显高于同类产品,成就了独一无二的怀府三辣之首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——山王庄姜。
刨姜、剪秆、抖土……当地姜农趁着晴好天气,正在姜田忙着收获怀姜。“由于山王庄的地属于垆土地,富含硒元素,这种地种出来的姜营养价值很高,药食同源。我们山王庄姜颜色鲜*,丝又多又细,味道香辣浓郁,而且百煮不烂,品质非常好。”郜姚姚介绍道。
郜姚姚是一名90后的“新农人”,年大学毕业的她参加了河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,取得了新型职业农民证书,开启了返乡创业之路。
“起初很多人不理解,觉得一个小姑娘不喜欢去大城市过光鲜亮丽的生活,为什么非要回到农村种地?我的想法很简单,我知道我的家乡沁阳有很多农特产品,比如怀姜,这个产品很好,但是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喜欢干农业,种怀姜的人越来越少,我觉得太可惜了,我想尽自己的一点努力,让更多人了解、品尝到我们家乡的农特产品,于是我就一头扎进了地里,一干就是6年。”
以农为业、以农为乐、以农为生。今年28岁的郜姚姚将韶华岁月倾注在田地里,就像山王庄怀姜一样,深藏土壤,默默成长,绽放光彩。
从最初承包的10亩地,到现在的余亩,如今她的晶品农庄种植了怀姜、怀山药、葡萄、红薯等多种经济作物,还采用“线上+线下”的经营模式进行销售,年销售收入超过80万元,并带动了20余户脱贫户实现了就业增收。今年10月,晶品农庄山王庄怀姜被收录为全国特质农品,成为河南省唯一入选农产品。
“目前我们的怀姜供不应求,明年还准备扩大种植面积,也会继续坚持‘道地产品,生态种植’理念,发展农产品生态种植和特色加工,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,带动更多村民走上致富路。”郜姚姚坚定地说。
据悉,目前沁阳市种植怀姜亩,10亩以上规模户20余家,今年冬季沁阳市的万斤怀姜将为姜农们增收万元,“金疙瘩”变身“致富密码”。
“怀菊花”种植重塑新辉煌
从一片荒地到“长”出一片“怀菊花海”,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。走进沁阳市西向镇皇府村,沁人心脾的菊花香气扑面而来。“这怀菊花的花形饱满、气味很足,真不愧是当年的御用贡品!”怀药传承人李旭,伫立花田忍不住赞叹道。
从西周到秦汉,皇帝宫廷里九九重阳日所饮菊花酒据说都是用“皇府菊花”酿制而成。到了唐朝,“怀菊花”被正式列为贡品,由它制成的菊花糕、木香菊花糕更是成为了皇室佳品。
“由于历史原因,‘皇府菊花’濒临失传。经过多次探索,将‘皇府菊花’进行复种,并取得了成功。我们有信心把怀菊花作为一种文化符号,将千年怀药文化传承推广,打造乡村农旅融合新业态。”皇府村*支部书记、村委主任吴玉良说。
“现在种了‘皇府菊花’,很多药店都点名要采购,相信我们以后的收入会越来越高!”皇府村村民孙振萍激动地说。
如今,皇府村通过“支部+基地+农户”的模式,建立怀菊花种植示范基地,目前菊花已经采摘完毕,烘干保存,由于品质上乘,不断有药企前来对接收购。
在沁阳,像皇府村这样的“菊花村”还有很多,柏香镇肖寺村、紫陵镇赵寨村、沁园街道五门村……乡村振兴、产业兴旺的红利正在惠及更多百姓。
*的二十大报告对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作出的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”等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,为沁阳市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。下一步,该市将积极探索以原料、生产、加工、销售全产业链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,让沁阳成为“特色农产品之乡”。不久的将来,人们在沁阳不仅能看到一派“丰”景,还能看到一个乡村生态宜居、文化传承发扬、百姓生活富足的现代化新沁阳。